趋势与见解|如何提升招生效率,有效吸引Z世代群体

随着Z世代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目标群体,如何有效触达并吸引这一数字化原住民成为中国高校的核心任务。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高校的营销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广告模式,而需要采用多元化、精准化的策略,既要覆盖他们活跃的平台,又要以符合其价值观的方式建立联系。Rafiki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专业化、多渠道的营销策略,有效吸引并留住Z世代的目光,为高校的招生与品牌塑造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

 

一、为什么要向Z世代群体进行营销?

1、18-24岁群体的重要性

  • 关键阶段的决策窗口:18-24岁是学生择校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对高校形成长期印象的阶段。

  • 影响广泛的长期价值:这一阶段建立的联系不仅决定了招生结果,还会对校友参与度、口碑传播以及品牌忠诚度产生深远影响。

2、Z世代的特性及行为模式

Z世代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从小接触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流媒体内容。

根据研究,18-24岁的年轻人每天平均在线时间达到4小时,主要活跃于TikTok、YouTube和Instagram等平台。他们的在线行为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信息获取、学习和决策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的营销信息必须与其数字化生活方式无缝衔接。

Z世代对信息高度敏锐,他们能够快速识别出不真实的营销信息并立即远离。与其说是广告,他们更倾向于从可信的渠道(如同龄人或网红推荐)中获取决策依据。

3、同龄人影响力的关键作用

根据调研,有44%的Z世代更倾向于依据网红或同龄人的推荐做出选择,而非传统广告。

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而言,仅仅“被看到”已经不够,必须通过精准、真实且符合Z世代偏好的内容建立信任与联系。

 

二、如何在2025年有效触达Z世代

要想有效触达Z世代,高校必须采用多渠道的整合营销策略,确保在学生活跃的平台和场景中出现:

1、社交媒体平台:Z世代的数字主场

  • 核心平台:TikTok、Instagram、Snapchat与YouTube是Z世代最常使用的平台。

  • 策略:通过短视频内容(如Reels、挑战赛)、故事分享和广告投放实现高参与率。

2、搜索引擎与视频广告:满足主动搜索需求

  • 搜索广告:通过精准关键词定位,确保在学生主动搜索信息时,学校的信息能够优先出现。

  • 视频广告:在YouTube等平台投放简短的前置广告,用高质量的内容快速吸引注意力。

3、邮件提醒:个性化直达

  • 邮件策略:设计简洁、美观的邮件,推送关于活动、机会的相关信息。

  • 短信提醒:用于发送及时通知,但需适度使用,避免打扰。

4、校园影响力人物:同龄网络的放大效应

  • 合作方式:与学生社团、组织以及校园影响力人物(微网红)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传递信息

 

三、适应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的最新趋势

1、短视频与挑战赛:抓住注意力的关键

TikTok和Instagram Reels仍然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力军。快速、相关性高的视频内容(如校园日常生活或学生主导的挑战)易于分享,也符合Z世代短暂的注意力跨度。

2、校园影响力人物的真实内容

学生更信任同龄人而非精心制作的广告。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校通过学生大使进行社交媒体接管、问答或视频博客式内容。这些合作更像是诚实的建议而非广告,能够建立信任。

3、互动与用户生成内容(UGC)

互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而非被动消费。例如在Instagram故事中使用投票、问答或比赛非常有效。用户生成的内容(如让学生使用特定标签发布校园生活照片)也能提高参与度,并为学校的官方频道提供真实的素材。

4、定制化广告

数字工具如今允许根据兴趣、地点或学术背景定制信息。例如,向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推广编程活动,或向住校学生推广音乐会,可以确保您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受众。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