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深度解读英国未来国际高等教育战略

2025年,英国国际高等教育委员会(IHEC)发布了一份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报告——《Towards a future UK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trategy: Resilience, Purpose and Precision》。这份报告不仅对英国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还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多样化发展的战略建议,为全球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英国国际高等教育的现状

1、国际高等教育的全球地位

英国是全球第二大留学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其国际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根据报告,2019年英国政府制定的国际教育战略(IES)目标——到2030年吸引60万国际学生并实现每年350亿英镑的经济收益——已提前实现。

国际学生为英国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和外交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推动文化多样性以及提升英国全球软实力。

2、高等教育的市场特征

  • 来源国集中:

    中国和印度是英国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两国学生占比超过70%。然而,这种市场集中度过高的现象也带来了风险,一旦某一来源国的政策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将对英国高校带来重大影响。

  • 区域化发展不平衡:

    伦敦、剑桥和牛津等地区吸引了大部分国际学生资源,而其他地区的高校在国际化竞争中相对薄弱。

3、新兴留学目的地的兴起

近年来,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中东和亚洲新兴留学目的地通过更具吸引力的签证政策、营销手段和教育投入,迅速提升了其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英国脱欧后,来自欧盟的学生人数大幅下降,加剧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劣势。

 

二、英国国际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政策不确定性与治理缺失

  • 政策连续性不足:

    2019年的国际教育战略虽然实现了目标,但缺乏动态更新机制,未能应对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例如,研究生工作签证(Graduate Route)的实施效果虽初见成效,但政策稳定性和未来走向尚无明确保障。

  • 治理架构不完善:

    当前的国际教育治理框架未能充分协调各部门政策(如签证、移民、教育、贸易等),导致政策实施的碎片化和效率低下。

2、市场依赖与多样性不足

英国国际高等教育对少数来源国的过度依赖,使其面对市场波动时缺乏韧性。同时,欧盟学生人数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单一化问题,影响了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三、新战略框架:五大战略支柱

1、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政策体系

  • 政策稳定性:保持研究生工作签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电子签证系统(eVisa)实现对国际学生的全流程跟踪管理,以增强公众信任。

  • 正面宣传:加强“英国欢迎国际学生”的官方宣传,通过政府高层的公开表态、成功案例分享等方式,改善国际学生的公共形象。

2、多样化与可持续增长

  • 市场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重点开发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推动市场多样化。

  • 跨国教育(TNE):通过分校、在线课程等方式扩大英国教育的全球覆盖面,为那些无法赴英留学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增强英国的软实力。

3、国际学生的声音与体验

  • 学生声音:通过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UKCISA),确保国际学生在政策制定中有发言权。

  • 提升体验:改善国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包括住房、医疗、就业支持等服务,尤其是在学生密集地区实施更好的资源规划。

  • 在地国际化:通过多文化课程和互动活动,促进本地与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社会融入感。

4、全球机会与合作伙伴关系

  • 跨国研究合作:建立国际研究中心和博士培养项目,加强与全球学术机构的合作,提升英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 教育外交:将国际教育纳入英国的外交和贸易协议,通过奖学金计划、学位互认等方式,增强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

*不断增长的毛入学率将推动生源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源:Euromonitor, L.E.K. research and analysis

5、宣传与区域影响力

  • 区域化策略:通过与地方政府和区域机构合作,将国际学生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例如,推动学生参与当地的实习和就业计划。

  • 加强营销:每年拨款500万英镑,用于统一品牌宣传(如Study UK),提高英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对中国高校的启示

1、市场多元化与抗风险能力

中国高校的国际招生同样面临市场集中化问题,尤其是对少数国家的高度依赖可能带来风险。英国提出的新兴市场(如非洲和东南亚)值得中国高校重点关注,通过合作办学、奖学金计划等形式拓展多元生源市场。

2、改善国际学生体验

英国报告强调,国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吸引力和口碑传播。中国高校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加强住房、医疗、就业支持等服务,同时通过文化活动提升国际学生的融入感。

3、跨国教育与研究合作

英国在跨国教育(TNE)和研究合作(TNR)上的经验对中国高校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中国高校可以通过分校、在线课程和国际研究项目扩大教育输出,同时提升全球学术影响力。

4、数据驱动与政策精准性

英国通过数据驱动的战略规划,实现了对国际学生动态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这为中国高校提供了重要借鉴,即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优化招生策略和资源配置,提高国际化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