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手动发邮件?试试邮件新营销提升学生沟通与转化

邮件营销在高等教育领域正日益成为连接学生、校友与学校的重要桥梁。通过定制化内容精准触达不同群体,学校不仅能提升招生与留存效果,还能增强整体互动与支持力度。相比其他渠道,邮件营销更具可控性与分析价值,是教育机构提升传播效率的关键工具。

 

一、邮件营销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邮件营销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在大规模触达信息的同时,实现精准、个性化的沟通。

邮件营销的优势

  • 实现个性化沟通:

    邮件营销帮助高校与潜在学生、在校生及其家庭、校友等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通过定制化内容,高校能建立起更有温度、更具信任感的关系链。

  • 强化校友关系,激发长期价值:

    通过定期发送更新、校讯、活动邀请等内容,高校可以持续维系与校友的联系。这种互动不仅能带来更多捐赠,也为在校生提供了良好的导师资源与人脉机会。

  • 提升招生宣传与活动成效:

    在招生季,邮件营销能够精准推送学校优势信息、虚拟校园参观、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有效提升招生转化率,同时树立正面、专业的品牌形象。

 

二、如何打造高效的邮件营销方案

打造一场高效的高等教育邮件营销活动,与商业领域的邮件营销在形式上并无太大差异。但高校邮件营销更侧重于建立归属感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仅仅是获取潜在客户。

1、明确目标

像所有营销活动一样,高校的邮件营销也必须围绕明确的目标开展,如:

  • 提升招生率;

  •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

  • 加强校友关系等。

设定目标不仅让整体方向更清晰,也便于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用来衡量执行效果和进展。

2、建立目标受众

在高等教育的邮件营销中,其目标受众通常包括潜在学生及其家长、在校学生,以及校友等群体。通过深入了解其需求,个性化定制邮件内容,有助于提升互动率和转化率。

3、细分目标受众

将邮箱名单按照意向项目、不同身份(如在校生、校友、潜在报名学生等)进行划分,从而更精准地进行内容推送,有助于提高邮件打开率。根据 Omnisend 的研究,细分后的邮件活动,打开率平均比群发邮件高出 34.7%(行业平均邮件打开率处于 16% 到 20% 之间)。

4、落实邮件营销

常见的邮件类型包括:欢迎邮件、持续跟进邮件、项目推广以及月度Newsletter邮件等。邮件内容尽量简洁明了,传达核心信息即可。

提升邮件互动率的技巧:

  • 吸引人的标题:一个好的邮件标题需要清晰、有重点、贴近收件人需求。

  • 加入视觉元素,吸引年轻群体:图片、视频和信息图表能让内容更生动,可以配上高质量照片或短视频,更具吸引力。

  • 巧用个性化策略:使用代码,在邮件预览、正文中置入收件人姓名,增加亲切感,有助于提升打开率,促进互动。

 

三、如何发挥邮件营销实力?

1、把握发送时机

没有所谓的“万能时段”,但仍有一些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根据 Omnisend 的研究,每周二和周五下午 2 点、5 点或晚上 8 点是邮件打开率较高的时间段。值得意的是,每个受众群体都有不同的习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

2、优化移动端阅读体验

根据 Omnisend 的研究,46%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查看邮件,这一比例在国际学生中甚至可能更高。因此,优化移动端体验是高校电子邮件营销成功的关键。

  • 简洁的排版与设计:避免复杂设计与长篇文字,让内容在小屏幕上清晰呈现。

  • 易于操作的交互设计:确保CTA按钮、超链接等清晰可见,方便触屏点击。

*客户案例:北京理工大学项目邮件

3、使用自动化工作流程

自动化工作流程(Automated Email Workflow)是电子邮件营销中的核心工具,能够根据潜在学生的行为、招生阶段和自动触发预先设置的邮件。

在高校邮件营销中,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 新申请者的欢迎邮件:

    当学生对特定招生项目提交申请后,系统可自动发送一封个性化的欢迎邮件。这样的即时回应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第一印象,也能提升申请者的参与感。

  • 重要截止时间的提醒邮件:

    系统可自动发送关于申请截止、材料提交、缴费时间等关键事项的提醒,确保学生按时完成流程,同时也减轻了招生和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 活动参与者的跟进邮件:

    在校园开放日、线上讲座或导览活动结束后,可自动向参与者发送后续邮件,内容包括活动回顾、延伸资料以及接下来的申请建议,帮助感兴趣的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学校。

 

在信息纷繁的时代,高校要真正触达目标人群、建立深度连接,邮件营销无疑是一条高效且值得投入的路径。它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沟通方式。只要合理运用策略与技术,邮件营销都能成为推动学校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引擎。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