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学生留学意向|目的地选择与学科偏好

近期,美国的政策调整正在对国际学生流动产生双向影响,不仅影响外国学生赴美留学,也促使更多美国学生将目光投向海外。从传统热门目的地向新兴地区扩展,从经典学科向多样化领域深入,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美国学生需求的变化,也揭示了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动态发展。

 

一、留学目的地:从传统四强向新兴地区扩展

1、传统留学目的地增长放缓

一直以来,“四大传统留学目的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因其全球声誉和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然而,近年来,来自美国的学生对这些国家的兴趣增长趋于平缓。这一变化的背后,既有目的地市场趋于饱和的原因,也与学生对其他地区的探索兴趣增加密切相关。

2、新兴目的地:多样化选择的崛起

欧洲的持续吸引力

欧洲因其丰富的文化、多样化的语言环境以及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仍然是美国学生的主要留学选择地区。近年来,美国学生对法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的兴趣显著上升,尤其是爱尔兰,其需求增长速度在所有新兴目的地中领先。

亚洲的崛起:下一个留学热点

亚洲正迅速成为全球留学市场的竞争新高地。美国学生对亚洲的兴趣日益浓厚,特别是日本、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的需求增长显著。这些新兴留学目的地吸引力背后的原因在于: 

  • 高性价比教育:

    亚洲高校提供世界级的教学质量,但学费和生活成本相较欧美地区更低。

  • 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

    亚洲的快速经济增长为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前景,尤其是在技术、金融和制造业领域。

  • 文化吸引力:

    亚洲丰富的文化、历史和饮食体验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全球化成长机会。

  • 热门城市:

    如新加坡、曼谷、北京和吉隆坡等城市,因其现代化设施和国际化环境,成为美国学生的理想选择。

*受美国学生青睐的亚洲国家中,日本、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增幅最大。来源:Studyportals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许多原本在美国留学的亚洲学生选择回到本国继续深造。这一现象不仅减少了这些学生在美国高校的停留时间,也直接推动了相关亚洲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留学市场中的热度上升。

其他新兴地区:南非等国家

美国学生对南非等非洲国家的兴趣也在增长,这表明学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更具多样性和探索性的学习环境。

*来源:Studyportals

 

二、学科兴趣:从经典学科到多元领域

1、本科与硕士课程的强劲需求

美国学生对本科和硕士课程的需求尤为显著。硕士课程因其专业性和就业导向更受学生欢迎,本科课程则因更低的学费和独特的跨文化学习机会,吸引了寻求多元化体验的学生。这一趋势凸显了学生对国际化教育体验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注。

*来源:Studyportals

2、商业与管理学科的持续热度

美国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仍集中在商业与管理领域,尤其是国际管理(MIM)、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课程。 

  • 超过 90% 的美国学生对国际管理课程的兴趣集中在海外,尤其是欧洲,因为这些课程起源于欧洲,课程设计更成熟。

  • 创新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近年来需求激增,显示出学生对技术与商业结合的浓厚兴趣。

3、全球事务与发展研究的吸引力

  • 国际关系、外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成为美国学生关注的重点。

  • 欧洲的优势:美国学生倾向于认为欧洲高校在全球事务及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更具专业性,因此相关学科的学生需求集中在欧洲。

4、科技领域的崛起

人工智能(AI)成为美国学生在海外留学的热门学科之一,尽管美国本土拥有顶尖的AI项目,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国际课程。其他科技领域如通信工程和纳米技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5、医疗与社会学科的增长

在医疗领域,助产学(Midwifery)需求尤为突出,超过 86% 的相关课程兴趣集中在海外。社会心理学也吸引了大量美国学生,尤其是在欧洲等提供更多资源与研究机会的地区。

*美国学生对亚洲大学提供的各学科课程需求同比变化。来源:Studyportals

 

三、驱动美国学生留学选择的关键因素

1、经济与就业机会

留学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市场潜力是学生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例如,亚洲的快速经济增长和政府吸引外籍人才的政策是吸引美国学生的重要原因。

2、文化与生活体验

对具有独特文化和多样化生活体验的追求,驱动了学生向非传统目的地(如亚洲和非洲)流动。

3、高价比与学术专业性

欧洲和亚洲高校提供了更高的性价比,尤其是在国际事务、技术及商业领域的学术专业性方面表现突出。

4、政策与社会因素

美国国内在医疗(如助产学)和其他社会领域的政策变化,也促使学生寻求海外的教育机会。

 

美国学生的留学意向正从传统目的地向新兴地区扩展,从经典学科向多元领域深入。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全球教育市场的变化,也为高校全球招生提供了重要启示。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